男孩遗精通常开始于青春期初期,大约在12-15岁之间,结束时间因人而异,多数在18-20岁后逐渐减少。这一现象与性发育成熟密切相关,是生殖系统功能正常的标志之一。
青春期启动后,睾丸开始分泌雄激素并产生精子,随着生殖器官发育,精液逐渐积累,可能通过梦遗或自发排出。首次遗精年龄受遗传、营养、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部分男孩可能稍早或稍晚,均属正常范围。遗精频率初期较高,随着身体适应或规律排精如自慰,次数可能减少。成年后,若仍有频繁遗精伴随不适,需关注是否存在病理因素。
注意保持科学认知,避免因遗精产生焦虑或羞耻感。日常需注重生殖器清洁,选择透气内裤,减少局部刺激。过度频繁遗精如每周超过3次或伴随疼痛、排尿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炎症或神经调节问题。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适度运动有助于平衡激素水平。家长应提前进行性教育,帮助孩子理解这是正常生理现象,而非疾病或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