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失眠主要通过安神定志、疏肝解郁、滋阴降火、健脾养心、活血化瘀等途径改善睡眠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安神定志:酸枣仁、柏子仁等药材具有宁心安神作用,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焦虑情绪,促进深度睡眠。临床常用酸枣仁汤加减,适用于心脾两虚型失眠,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怔忡。
2.疏肝解郁:柴胡、香附等药材可调和肝气,解除郁结,改善因情志不畅导致的入睡困难。逍遥散加减方适用于肝郁化火型失眠,常见症状为胸胁胀闷、烦躁易怒。
3.滋阴降火:黄连、知母等药材能清虚热、养阴液,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失眠,表现为五心烦热、盗汗。天王补心丹通过滋养心肾之阴,降低亢奋的阳火,恢复阴阳平衡。
4.健脾养心:茯苓、白术等药材可补益脾胃,促进气血生化,改善心脾两虚引起的睡眠浅、易疲劳。归脾汤通过健脾益气、养血安神,增强体质并延长睡眠时间。
5.活血化瘀:丹参、川芎等药材能疏通经络瘀滞,改善气血运行,适用于血瘀型失眠,常见于头部外伤或长期慢性病患者,表现为固定部位疼痛伴失眠。
使用中药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配伍。孕妇及特殊体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长期失眠者需结合生活习惯调整,如规律作息、减少思虑过度。部分药材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建议饭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