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具有一定毒性,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引起中毒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其毒性成分主要为苍耳苷、氢醌等,对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均有损害。
苍耳子中毒的典型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反应,严重时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病例可见肝功能异常,表现为黄疸、肝区疼痛;肾脏受损时可能出现少尿、血尿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毒程度与摄入量密切相关,儿童误食少量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苍耳子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或呼吸困难。传统医学虽用苍耳子治疗鼻炎、头痛等症,但需严格炮制以降低毒性,未经处理的生品毒性更强。
使用苍耳子必须遵循专业医师指导,严格控制剂量。避免长期连续服用,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早期洗胃、导泻可减少毒物吸收。妥善保管苍耳子及其制品,防止儿童误食。药用时需选择正规炮制品,不可自行采摘野生苍耳子使用。临床用药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发现异常及时干预。注意区分苍耳子与形态相似的其它有毒植物,避免混淆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