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属于严重并发症,存在较高危险性,可能危及生命。正常情况下,分娩后子宫收缩会关闭胎盘剥离处的血管,但若收缩乏力、产道损伤或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出血量超过500毫升阴道分娩或1000毫升剖宫产,即被定义为产后大出血。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会引发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尤其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地区,死亡率显著上升。
产后大出血的危险性取决于出血量、速度和救治及时性。常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占70%、胎盘残留、软产道裂伤或凝血异常。若出血未迅速控制,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进一步加重出血风险。早期症状包括阴道流血不止、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面色苍白等。现代医学通过药物如缩宫素、手术如子宫动脉结扎或子宫切除及输血等手段可有效救治,但延迟处理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如垂体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或肾功能衰竭。
预防与及时干预是关键。孕期需规范产检,筛查高危因素如前置胎盘、贫血或妊娠高血压。分娩后需密切监测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尤其产后2小时内是高发时段。出现异常出血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避免盲目等待。家属需配合医疗措施,如备血或签署手术同意书。恢复期注意补充铁剂及营养,观察恶露性状,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疗团队的专业判断与快速响应是降低风险的核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