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核积聚的治疗以化痰散结、行气活血为主,结合体质调理改善内环境。中医认为痰核多因气滞、痰凝、血瘀互结而成,需通过内服外治结合的方式化解病理产物,同时调整脏腑功能防止复发。
治疗痰核积聚需辨证施治。气郁痰凝者常用半夏厚朴汤、二陈汤加减疏肝理气化痰;痰瘀互结者可选用海藻玉壶汤、消瘰丸配合桃仁、红花等活血药。外治法如芒硝外敷、艾灸阿是穴能促进局部消散。对于顽固性痰核,可加入虫类药如僵蚕、全蝎增强通络散结之力。脾虚湿盛者需配伍白术、茯苓健脾祛湿,肾阳虚者加肉桂、附子温阳化饮。临床需根据痰核部位调整用药,如颈部瘰疬多从肝论治,乳腺结节侧重疏肝健脾。
治疗期间需避免生冷黏腻食物加重痰湿,保持情绪舒畅以防气机郁滞。孕妇及体弱者慎用破血耗气之品,外敷药物出现皮肤过敏需停用。痰核体积过大或增长迅速需排除恶性病变,不可单纯依赖中药。长期服药者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散结类药物连续使用不超过3个月为宜。痰核消散后可通过八段锦、太极拳等导引术调理气机,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