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结石风险性较小的方案是药物排石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对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药物排石是首选,通过服用α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促进结石自然排出,创伤最小。若结石较大或药物无效,ESWL利用超声波将结石击碎后排出,无需开刀,恢复较快。两种方式均属于非侵入性治疗,风险较低,适合多数患者。
药物排石适用于早期发现的较小结石,通过放松输尿管和增加尿量帮助结石排出,副作用较少,但需配合大量饮水与运动。ESWL适用于直径6-20毫米的结石,单次治疗成功率较高,但需根据结石硬度及位置调整能量强度,部分患者需多次治疗。两种方案均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避免盲目用药或过度依赖单一疗法。对于复杂病例,如结石过大、合并感染或肾功能异常,需结合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手术,但风险相对较高。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或CT,监测结石排出情况及肾功能变化。药物排石需注意过敏反应或头晕等副作用,ESWL后可能出现血尿或腰痛,通常短期内缓解。饮食上应减少高草酸、高盐食物,每日饮水2-3升以预防复发。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结石移位引发绞痛,同时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若出现发热、持续疼痛或排尿困难,需立即就医,警惕尿路梗阻或感染加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