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外敷可以辅助治疗咳嗽,尤其适用于寒性咳嗽或痰湿咳嗽。中医认为白芥子性温味辛,具有温肺化痰、散结通络的作用,外敷特定穴位可通过皮肤吸收刺激经络,缓解咳嗽症状。
白芥子外敷常与生姜汁或蜂蜜调成糊状,敷贴于背部肺俞穴、天突穴等部位。其有效成分芥子油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穴位反射,帮助化解肺中寒痰。对于受凉后久咳不愈、痰白清稀的情况,外敷可温化寒邪;而痰多黏稠者配合内服化痰药效果更佳。现代白芥子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具有抗炎作用,但外敷主要依赖物理刺激而非全身药效,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
使用白芥子外敷需谨慎。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红肿、灼痛,首次敷贴时间不超过30分钟,儿童需稀释浓度。孕妇、阴虚火旺或实热咳嗽如黄痰、咽痛者禁用。外敷后若出现皮疹或瘙痒,立即用温水清洗并停用。避免接触眼鼻黏膜,敷药期间忌食生冷。外敷仅为辅助手段,持续咳嗽超过一周或伴有发热、咯血时,应及时就医排查肺炎、结核等疾病。药材需研磨细腻,防止颗粒刺激皮肤,过敏体质者建议先做小范围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