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可通过休息减少足部负重、穿戴足弓支撑鞋垫、局部热敷或冷敷、进行足底筋膜拉伸锻炼、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减少足部负重:足跟痛时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轻足底筋膜压力。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必要时使用拐杖辅助行走,避免足跟反复受刺激。长期过度负重可能加重炎症,合理调整活动量是恢复的基础。
2.穿戴足弓支撑鞋垫:选择具有缓冲和支撑功能的鞋垫,分散足跟压力。定制矫形鞋垫能纠正足弓异常,改善力线分布。日常穿软底鞋,避免硬底或平底鞋,减少行走时对足跟的冲击。
3.局部热敷或冷敷:急性疼痛期可用冰袋冷敷10-15分钟,减轻肿胀和炎症。慢性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注意温度适宜,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每日重复2-3次。
4.进行足底筋膜拉伸锻炼:坐位时用毛巾牵拉足底,或站立时踩台阶下压脚跟,每次保持15-30秒。规律拉伸可增强筋膜弹性,减轻晨起时足跟僵硬感。动作需缓慢,避免暴力拉扯。
5.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短期使用布洛芬等药物可缓解疼痛和炎症。需遵医嘱控制剂量,胃肠不适者应饭后服用。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需结合其他措施综合治疗。
治疗期间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肥胖者需控制体重。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跟腱炎等病变。夜间可使用足部固定器保持拉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