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栀子常与黄芩、黄连、黄柏等清热药配伍,或与生地黄、牡丹皮等凉血药同用,以增强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
焦栀子性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作用。在中医临床中,焦栀子常用于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等症。与黄芩、黄连配伍,可协同清热燥湿,适用于湿热内蕴或实热证;与生地黄、牡丹皮同用,可增强凉血止血效果,适用于血热妄行导致的出血症状。焦栀子还可与淡豆豉搭配,组成栀子豉汤,用于治疗热郁胸膈所致的心烦失眠。在湿热黄疸的治疗中,焦栀子常与茵陈、大黄同用,以利湿退黄。
使用焦栀子时需注意其苦寒之性,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加重腹泻、腹痛等不适。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需在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健脾药物。孕妇及体质虚弱者应谨慎使用,避免引发不良反应。焦栀子与西药联用时需注意相互作用,如与抗凝药物同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煎煮时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储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