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改善老年人睡眠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老年人睡眠障碍多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心脾两虚或阴阳失调有关,通过辨证施治,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可以调节身体机能,从而改善睡眠质量。临床常用的安神类中药如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等,以及复方制剂如天王补心丹、归脾汤等,均显示出良好的镇静安神作用。
中药改善睡眠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多靶点调节。例如,酸枣仁富含皂苷和黄酮类物质,能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茯苓、远志可通过调节γ-氨基丁酸受体促进睡眠;当归、黄芪则能改善气血循环,缓解因供血不足导致的失眠。现代研究证实,某些中药复方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降低皮质醇水平,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睡眠结构。相较于西药安眠药,中药通常作用更温和,且不易产生依赖性和认知功能损害,更适合长期体质调理。
使用中药改善睡眠需注意辨证准确。老年人体质复杂,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例如,阴虚火旺者误服温补药物可能加重失眠,痰热内扰者需慎用滋腻药材。建议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常规疗程为4-8周,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服药期间应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晚餐不宜过饱,配合穴位按摩或八段锦等养生方法效果更佳。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停药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