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并发症包括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胎儿窘迫。具体分析如下:
1.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可导致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和纤溶亢进。患者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或产后大出血,严重时可能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检查可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
2.肝性脑病:由于肝脏代谢功能严重受损,血氨等毒性物质蓄积,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甚至昏迷。早期表现为嗜睡或烦躁,后期可进展为不可逆性脑损伤。
3.肾功能衰竭:肾脏灌注不足及毒性物质堆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升高。部分患者需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恢复与肝脏功能改善密切相关。
4.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脏功能恶化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累及心脏、肺脏等器官,出现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死亡率极高,需紧急干预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5.胎儿窘迫:胎盘供血不足及母体代谢紊乱可导致胎儿缺氧、酸中毒,表现为胎心异常或胎动减少。及时终止妊娠是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措施。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进展迅速,一旦确诊需立即住院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及胎儿情况,必要时尽早终止妊娠。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以促进肝功能恢复。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