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尿路感染需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增加水分摄入促进排尿、避免使用卫生棉条改用卫生巾、穿着宽松透气棉质内裤。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月经期间免疫力下降,尿路感染可能加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针对性的抗菌药物,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部分药物可能与经期用药存在相互作用,需由专业医师评估后开具处方,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2.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经血滞留易滋生细菌,需勤换卫生巾并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洗时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口。保持干燥可减少细菌繁殖环境,降低感染风险。
3.增加水分摄入促进排尿:多喝水可稀释尿液并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建议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mL,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避免憋尿。适当饮用淡竹叶水或玉米须水也有辅助利尿作用。
4.避免使用卫生棉条改用卫生巾:卫生棉条可能压迫尿道影响排尿,且更换不及时会增加感染概率。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巾并每2-3小时更换一次,减少局部潮湿和细菌滋生。
5.穿着宽松透气棉质内裤:紧身化纤内裤易造成摩擦和闷热,选择纯棉材质可吸湿排汗,减少外阴潮湿。避免穿丁字裤或过紧的裤子,保持尿道口区域通风,降低细菌附着机会。
月经期间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如出现发热或腰痛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或加重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