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损伤可通过休息制动避免加重损伤、局部冷敷或热敷缓解症状、药物镇痛消炎、物理治疗促进恢复、适度拉伸强化肌肉。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制动避免加重损伤:腰肌损伤后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动作,卧床休息时选择硬板床,保持腰椎自然曲度,严重时可佩戴护腰支具限制腰部活动,防止肌肉进一步拉伤或撕裂,通常需2至4周静养。
2.局部冷敷或热敷缓解症状:急性期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分钟以减轻肿胀和疼痛,间隔1小时重复;慢性期或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
3.药物镇痛消炎:非甾体抗炎药可口服或外用以减轻疼痛和炎症,严重疼痛可结合肌肉松弛剂,但需遵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胃肠道或肝肾副作用,中药膏药也可辅助活血化瘀。
4.物理治疗促进恢复:超短波、红外线或超声波等物理疗法能深入组织促进修复,减轻粘连,每周3次连续2周可见效,推拿按摩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暴力手法加重损伤。
5.适度拉伸强化肌肉: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腰背肌拉伸,如仰卧抱膝或猫式伸展,后期加入桥式运动等力量训练,增强肌肉耐力和稳定性,动作需缓慢,以轻微酸胀为度。
急性期避免盲目按摩或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并补充蛋白质,睡眠时侧卧屈膝可减轻腰部压力,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腰椎病变,康复期间注意保暖防止受凉诱发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