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肠肌拉伤后应停止运动避免加重损伤、48小时内冷敷缓解肿胀疼痛、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适度拉伸恢复肌肉弹性、逐步进行低强度运动重建肌力。具体分析如下:
1.停止运动避免加重损伤:拉伤后立即中止任何可能刺激腓肠肌的活动,防止肌纤维进一步撕裂。急性期强行运动会扩大损伤范围,延长恢复周期。静养阶段需保持患肢抬高,减少局部充血。
2.48小时内冷敷缓解肿胀疼痛: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拉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注意避免皮肤冻伤,不可直接接触冰块。
3.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48小时后转为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每日2-3次。热量可扩张血管加速代谢废物清除,同时松弛紧张肌群。湿热效果优于干热,可用热毛巾或暖水袋包裹使用。
4.适度拉伸恢复肌肉弹性:疼痛减轻后开始轻柔拉伸,如坐姿勾脚尖或靠墙小腿伸展。动作需缓慢持续,每次保持15-30秒,以轻微牵拉感为宜。过度拉伸可能引发二次损伤,需配合呼吸放松肌肉。
5.逐步进行低强度运动重建肌力:恢复后期从步行、踮脚等动作开始,逐渐增加抗阻训练。运动后出现酸痛属正常现象,但持续疼痛需立即停止。肌力训练应与柔韧性练习同步,避免肌肉失衡。
恢复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影响血液循环。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患肢。若两周未缓解或出现淤血、异常响声,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伴随肌腱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