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损伤后尿外渗可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尿液渗入周围组织会导致感染、组织坏死及多器官功能障碍,需紧急干预以避免不可逆损害。
尿道损伤后,尿液无法正常排出而外渗至周围间隙。早期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随着尿液积聚,细菌繁殖引发蜂窝织炎或脓肿。若渗入腹腔或腹膜后间隙,可能诱发腹膜炎、脓毒血症,导致感染性休克。尿液中的尿素和电解质可破坏组织细胞,引起筋膜室综合征或广泛坏死。长期尿外渗还可能形成尿性囊肿,压迫邻近血管神经,造成功能障碍。合并骨盆骨折时,尿外渗与血肿混合,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处理尿道损伤需优先控制尿外渗。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位置后,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引流尿液,减少外渗。感染时需联合抗生素,严重者需手术清创或修复尿道。康复期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尿流动力学。出现发热、局部红肿加剧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加重肾功能损害或引发全身感染。预防重点在于规范操作导尿、避免骨盆区域外伤,高风险人群需定期泌尿系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