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需要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包括感染性肠炎、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肠套叠、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上与婴儿腹泻有相似之处,但病因、治疗和预后存在差异,准确鉴别对临床处理至关重要。
感染性肠炎是婴儿腹泻最常见的原因,多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常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乳糖不耐受表现为摄入乳制品后腹泻加重,粪便呈酸臭味,可通过去乳糖饮食试验确诊。牛奶蛋白过敏除腹泻外,还可能伴随皮疹、血便等过敏反应,需通过饮食回避或激发试验鉴别。肠套叠以阵发性哭闹、果酱样便为特征,腹部超声可明确诊断。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等,腹泻多为持续性,伴随生长发育迟缓,需通过基因或代谢筛查确诊。
鉴别诊断时需详细询问喂养史、症状特点及伴随表现,结合粪便常规、血生化、影像学等检查综合判断。注意避免仅凭单一症状下结论,如腹泻伴血便可能提示感染、过敏或肠套叠,需进一步鉴别。治疗上需针对病因,如感染性腹泻需抗感染,过敏性疾病需调整饮食,肠套叠需紧急处理。同时关注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及时补液纠正。对于反复或迁延性腹泻,需排查罕见病因,避免漏诊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