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耳朵有积液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观察、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积液若由中耳炎引起,多数可自行吸收,但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时需积极处理,避免影响听力发育。
耳朵积液常见于分泌性中耳炎,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或上呼吸道感染导致。轻症可通过鼻喷激素或抗过敏药物减轻黏膜水肿,促进积液排出。若伴随细菌感染,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积液超过3个月未消退或听力明显下降时,需考虑鼓膜置管术,通过微型导管引流积液并平衡中耳压力。术后需定期复查,确保导管通畅及听力恢复。
治疗期间需避免耳道进水,防止感染加重。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病原体进入中耳。游泳或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饮食宜清淡,减少奶制品摄入可能降低黏液分泌。术后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导管脱落。若出现耳痛、发热或分泌物增多,需及时就医。定期听力检查对监测恢复情况至关重要,尤其语言发育期儿童更需关注听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