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痛应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关节腔穿刺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肩关节外形、活动范围及压痛点,判断是否存在肿胀、畸形或活动受限。触诊可评估肌肉紧张度及关节稳定性,特殊试验如肩峰撞击试验、空罐试验等有助于鉴别肌腱或韧带损伤。体格检查是初步评估的重要手段,能为后续检查提供方向。
2.影像学检查:X线可显示骨骼结构异常如骨折、脱位或骨赘形成。超声能动态观察肌腱、滑囊及韧带状况,尤其适用于肩袖损伤的筛查。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关节囊、软骨及周围神经血管的病变。
3.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测包括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尿酸检测有助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等可排查风湿性疾病。
4.关节腔穿刺检查:抽取关节液进行理化分析,观察颜色、黏度及细胞成分。积液培养可明确感染病原体,结晶检查能鉴别痛风或假性痛风。该检查对化脓性关节炎或晶体性关节病具有确诊价值。
5.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评估臂丛神经或周围神经是否受压或损伤。适用于伴有麻木、无力等症状的患者,帮助鉴别颈椎病或神经源性肩痛。
肩关节痛需结合病史和症状选择检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手段。急性损伤优先排除骨折或脱位,慢性疼痛需关注软组织及神经病变。检查前应明确禁忌症,如凝血功能障碍者慎行穿刺。影像学检查需考虑辐射暴露风险,必要时联合多学科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