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需立即制动避免二次损伤、优先处理合并的血管或内脏损伤、固定骨盆减少移位风险、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康复期逐步恢复负重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制动避免二次损伤:骨盆骨折常伴随剧烈疼痛和不稳定,随意移动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加重,损伤周围神经血管或脏器。急救时应使用骨盆带或床单临时固定,转运过程保持平卧位,避免屈髋或扭转动作。
2.优先处理合并的血管或内脏损伤:严重骨盆骨折易引发大出血或膀胱、尿道破裂,需迅速评估生命体征。出血量大时需介入止血或输血,脏器损伤需急诊手术修复,延误可能危及生命。
3.固定骨盆减少移位风险:稳定性骨折可采用外固定支架,复杂骨折需手术内固定。早期有效固定能减轻疼痛,促进愈合,避免畸形愈合影响行走功能。
4.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卧床期间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进行下肢肌肉收缩训练防止血栓,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感染风险,同时注意营养支持。
5.康复期逐步恢复负重功能:愈合后需在指导下进行渐进性训练,初期以非负重活动为主,逐步增加站立和行走时间,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固定失效或再次骨折。
骨盆骨折的护理需注重心理疏导,疼痛管理应合理使用药物,定期复查影像评估愈合进度,饮食需高钙高蛋白,出现异常肿胀或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