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高烧吃退烧药不退可尝试物理降温、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退烧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观察伴随症状及时就医、避免过度包裹。具体分析如下:
1.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促进散热。水温控制在32-34℃,避免酒精或冰水刺激皮肤。退热贴可辅助用于额头,但需配合其他措施。
2.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退烧药:核对药物说明书确认剂量是否合适,避免过量或不足。若一种退烧药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换用其他成分的退烧药,但需注意用药间隔。
3.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高烧时体液流失快,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水分不足可能影响退烧药代谢,加重脱水风险。
4.观察伴随症状及时就医:若高烧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皮疹、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退烧药无效可能提示其他疾病。
5.避免过度包裹:穿宽松透气的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裹厚被或穿过多衣物会阻碍散热,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
退烧药使用需严格遵循说明书或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发热期间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记录用药时间和效果。若反复高烧或精神状态差,应尽快前往医院明确原因。物理降温时动作轻柔,避免擦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