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的确定通常基于局部疼痛与压痛、活动受限、特定姿势诱发症状、触诊发现条索状硬结、影像学排除其他病变。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疼痛与压痛:筋膜炎常见表现为固定区域的持续性钝痛或酸痛,按压时疼痛加剧。疼痛范围与筋膜走向一致,可能伴随肌肉紧张。症状在晨起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稍缓解。
2.活动受限:受累部位关节活动度下降,例如跖筋膜炎表现为行走困难,颈部筋膜炎导致转头受限。动作时疼痛明显,但被动拉伸可暂时缓解。功能障碍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
3.特定姿势诱发症状:长时间维持单一姿势易触发疼痛,如弯腰、久站或重复性动作。症状具有明确诱因,改变体位后减轻。这一特点有助于区分其他骨骼肌肉疾病。
4.触诊发现条索状硬结:通过手法检查可触及筋膜增厚或结节,按压时产生放射痛。硬结质地较韧,边界模糊,与周围组织粘连。此体征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5.影像学排除其他病变:超声或磁共振可显示筋膜增厚、水肿,但主要用于鉴别骨折、肿瘤等。影像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单纯影像异常不足以确诊。
出现症状时应避免过度劳累或突然增加运动量,保暖患处并减少局部刺激。急性期可冷敷缓解肿胀,慢性期建议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自行按摩可能加重损伤,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食物影响炎症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