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中耳炎是否能够自愈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部分轻症的中耳炎确实可能自行缓解,尤其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但细菌性感染或反复发作的情况通常需要医疗干预,不可依赖自愈。
中耳炎在婴儿中较为常见,主要与咽鼓管发育不完善有关。当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炎症。部分症状较轻的病例,随着呼吸道感染的缓解,中耳积液可能逐渐吸收,炎症自行消退。若出现持续高热、耳痛、烦躁不安或耳道流脓等症状,通常提示细菌感染,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延误处理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听力损伤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
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表现,如频繁抓耳、哭闹加剧或对声音反应减弱,应尽快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滴耳液或掏耳,以免加重损伤。哺乳时保持婴儿头部稍高,减少呛奶风险;预防感冒和及时接种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有助于降低中耳炎发生概率。即使症状暂时缓解,也建议复查确认中耳积液是否完全吸收,防止转为慢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