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症状是关节疼痛、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受限、关节肿胀变形、活动时关节摩擦感。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疼痛:骨关节炎的疼痛通常表现为钝痛或隐痛,初期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持续存在甚至夜间加重。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关节等负重或频繁活动的关节。疼痛程度与关节磨损程度相关,严重时影响日常行走或握持动作。
2.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患者常感到关节僵硬,尤其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后。僵硬感通常在活动后30分钟内逐渐缓解。这种现象与关节滑液分泌减少及软骨弹性下降有关。僵硬持续时间过长可能提示病情进展。
3.关节活动受限:由于软骨退化及骨赘形成,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例如膝关节无法完全伸直或弯曲,手指关节屈伸困难。活动受限可能导致上下楼梯、下蹲等动作障碍。长期受限可能引发周围肌肉萎缩。
4.关节肿胀变形:关节腔内滑膜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局部肿胀,触之有紧绷感。晚期患者可见关节外形改变,如手指关节结节性膨大赫伯登结节、膝关节外翻或内翻畸形。变形多由软骨磨损后骨质增生导致。
5.活动时关节摩擦感:关节面粗糙或骨赘摩擦可能引发沙沙感或捻发音,尤其在膝关节屈伸时明显。摩擦感伴随疼痛提示软骨严重损伤。部分患者能感觉到关节错动或卡顿现象。
骨关节炎患者需避免过度负重或剧烈运动,选择平缓活动如游泳。控制体重可减轻关节负荷,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饮食宜补充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但需结合体质调整。疼痛发作期应减少活动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