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疹需与麻疹、幼儿急疹、猩红热、药物疹、手足口病相鉴别。具体分析如下:
1.麻疹:麻疹初期表现为高热、咳嗽、结膜炎及口腔科氏斑,皮疹从耳后发际开始蔓延至全身,疹间皮肤正常,退疹后遗留色素沉着。风疹发热较轻,皮疹消退快且无色素沉着,科氏斑缺如。
2.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多见于婴幼儿,高热3-5天后热退疹出,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主要分布于躯干。风疹发热与皮疹同时出现,皮疹分布更广泛,常伴耳后淋巴结肿大。
3.猩红热:猩红热由链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高热、咽痛、杨梅舌及全身弥漫性针尖样红疹,疹后脱屑明显。风疹皮疹稀疏且不脱屑,无咽峡炎及舌部特征性改变。
4.药物疹:药物疹有明确用药史,皮疹形态多样且伴瘙痒,可伴发热但无淋巴结肿大。风疹皮疹形态单一,呈淡红色斑丘疹,耳后淋巴结肿大为典型特征。
5.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皮疹集中于手、足、口腔等部位,为疱疹或溃疡,伴低热。风疹皮疹始于面部并扩散至全身,无疱疹表现,口腔黏膜无损害。
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避免误诊。急性期应隔离患儿,保持皮肤清洁,观察并发症。皮疹瘙痒可冷敷处理,避免抓挠。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高热时及时退热。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补充足够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