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青皮属于较为常用的药材,但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家庭常备药材。青皮的应用范围较广,尤其在理气疏肝、消积化滞方面具有独特功效,但其使用需结合具体症状与体质,因此是否常备需根据实际需求判断。
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皮,性味苦辛温,归肝、胆、胃经。在中医临床中,青皮常用于治疗胸胁胀痛、疝气疼痛、食积气滞等症,尤其擅长破气消积,对肝郁气滞引起的病症效果显著。与陈皮相比,青皮药性更为峻烈,偏重于疏肝破气,而陈皮长于健脾理气。家庭常备药材通常以药性平和、适用范围广的品种为主,如陈皮、茯苓、甘草等,而青皮因药性较强,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因此并非普遍意义上的常备药材。
使用青皮时需注意其药性偏温燥,阴虚内热或气虚者慎用,以免耗气伤阴。孕妇及体质虚弱者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配伍。青皮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与滋补类药材同用可能减弱补益效果。储存时需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霉变。若用于日常保健,建议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与症状辨证使用,不可长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