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进行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需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直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等,观察是否存在神经根受压表现。医生通过触诊判断腰椎活动度及压痛点,评估肌肉力量、感觉及反射是否异常。这些检查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为后续影像学检查提供依据。
2.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可观察腰椎整体结构及骨质变化,排除骨折或肿瘤。CT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程度,评估骨性椎管狭窄情况。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明确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是诊断的金标准。
3.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评估神经根受损情况,鉴别周围神经病变。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判断神经压迫是否导致肌肉失神经支配,辅助定位病变节段,尤其适用于症状与影像学不符的患者。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可排除感染或免疫性疾病。部分患者需进行风湿四项或尿酸检测,鉴别痛风性关节炎等类似症状疾病。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病因,确保诊断准确性。
5.特殊检查:椎间盘造影可诱发疼痛反应,明确责任间盘,但属于有创操作。脊髓造影结合CT能动态观察造影剂流动,评估椎管梗阻程度,适用于无法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
确诊腰椎间盘突出需结合症状与多种检查结果,避免单一检查的局限性。急性期应减少活动,避免久坐或负重。康复阶段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核心肌群训练,改善腰椎稳定性。治疗期间若出现下肢麻木加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