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属于偏凉性的方剂,具有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阳气内郁所致的手足不温或胸胁胀痛等证。其组方中的柴胡、枳实、白芍等药物性味偏凉,整体配伍后呈现疏泄郁热的作用,因此归类为凉药而非热药。
四逆散源自《伤寒论》,主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虽然症状表现为四肢不温,但病机核心在于气机郁滞导致阳气不能外达,并非真正的阳虚寒证。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透达郁阳;枳实行气破结,助柴胡调畅气机;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炙甘草调和诸药。四药合用,郁热得解,气机通畅,四肢自然回暖。与温热药如附子、干姜不同,四逆散通过疏泄而非温补发挥作用,故属凉性方剂。
使用四逆散需注意辨证准确,仅适用于阳郁四逆证,不可误用于阳虚阴盛所致的真寒证。若患者四肢厥冷伴随畏寒蜷卧、脉微欲绝等虚寒表现,需改用四逆汤等温热方剂。长期服用可能因凉性药物伤及脾胃,出现食欲减退或腹泻,宜配伍健脾药物或中病即止。孕妇及体质虚弱者慎用,避免加重气血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