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是否能够自愈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具体病因。轻度外耳道炎可能通过保持耳道干燥、避免刺激等方式自行缓解,但中重度感染或特殊病因引起的炎症通常需要药物治疗,否则可能加重或迁延不愈。
外耳道炎的病因多样,常见于细菌或真菌感染、耳道进水、频繁掏耳或过敏反应。若症状轻微,仅表现为轻微瘙痒或少量分泌物,通过停止掏耳、减少耳道潮湿如游泳时佩戴耳塞等措施,炎症可能逐渐消退。若出现明显疼痛、肿胀、流脓或听力下降,通常提示感染较重,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或口服药物控制。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的自愈能力较差,更需谨慎对待。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自行处理外耳道炎。不当的清洁方式如棉签深入耳道可能损伤皮肤或将分泌物推向深处,加重炎症。游泳或洗头后应及时擦干耳周,但避免向耳内灌水冲洗。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耳周淋巴结肿大,应就医明确诊断。部分患者可能因误判病情延误治疗,导致外耳道狭窄或慢性炎症,因此及时评估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