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是中医常见的证候,指气虚与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判断气血两虚需结合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综合分析,通常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典型特征。
气血两虚的典型症状包括身体倦怠、少气懒言、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色淡、月经量少或延期等。气虚以功能减退为主,如容易疲劳、自汗、食欲不振;血虚则以濡养不足为特点,如皮肤干燥、肢体麻木、视力模糊。舌象多表现为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象细弱或沉细无力。长期劳累、久病体弱、营养不良或慢性失血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气血两虚。
判断气血两虚时需注意与其他证候鉴别,如单纯气虚或血虚、阴阳两虚等。避免仅凭单一症状下结论,需结合整体表现。饮食不节、情绪压力或过度治疗可能加重气血损耗,调理时应注重健脾益气、养血补血,如选用归脾汤、八珍汤等方剂。日常可适当摄入红枣、山药、龙眼肉等食物,但需避免盲目进补,尤其湿热体质者慎用滋腻之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