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应选择易消化吸收的米粥或米汤、补充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富含果胶的熟苹果泥、低乳糖的发酵乳制品、清淡的蒸煮蔬菜。具体分析如下:
1.易消化吸收的米粥或米汤:米粥或米汤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快速提供能量且对胃肠道刺激小。米汤中的淀粉经过熬煮后分解为糊精,更易被肠道吸收。腹泻时肠道黏膜受损,消化功能减弱,流质或半流质的米粥能减少消化负担。熬煮时可加入少量盐分,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需注意避免过量食用,以免加重腹胀。
2.补充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口服补液盐能有效预防脱水。其成分包含葡萄糖、钠、钾等,能促进肠道对水分的吸收。使用时需按比例调配,少量多次饮用。避免自行调配糖盐水,比例不当可能加重腹泻。严重脱水时需及时就医。
3.富含果胶的熟苹果泥:苹果煮熟后果胶含量增加,能吸附肠道内多余水分,缓解腹泻。果胶还具有保护肠黏膜的作用。制作时需去皮去核,蒸煮至软烂。生苹果可能加重腹泻,应避免食用。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其他营养摄入。
4.低乳糖的发酵乳制品:腹泻可能导致乳糖酶分泌不足,发酵乳制品如酸奶中的乳糖已被部分分解,更易消化。乳酸菌还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选择无添加糖的原味产品,避免冷藏后直接食用。乳制品摄入需根据耐受情况调整,严重腹泻时暂缓食用。
5.清淡的蒸煮蔬菜:胡萝卜、南瓜等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蒸煮后纤维软化,减轻肠道负担。蔬菜中的钾元素可补充腹泻丢失的电解质。需彻底煮烂,避免使用高纤维或产气蔬菜。少量多次添加,观察排便反应再调整种类。
腹泻期间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出现持续发热、血便或嗜睡等情况应立即就医。避免高糖、高脂及刺激性食物,喂养器具需严格消毒。恢复期逐渐增加食物种类,保证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