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化脓性脑膜炎需进行脑脊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电解质和肝肾功能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观察其外观、压力和成分变化。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常呈浑浊或脓性,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增高,葡萄糖含量降低。脑脊液检查是确诊化脓性脑膜炎的关键依据,同时可帮助鉴别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增高提示细菌感染严重程度。血液检查有助于评估全身炎症反应及病情进展,为治疗提供参考。
3.影像学检查:头部CT或MRI可观察脑组织是否出现水肿、脓肿或脑室扩大等并发症。影像学检查在病情严重或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时尤为重要,可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或其他结构异常,指导进一步治疗。
4.病原学检查:对脑脊液或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致病菌种类及敏感药物。常见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病原学检查结果直接影响抗生素的选择,对治疗成功至关重要。
5.电解质和肝肾功能检查:化脓性脑膜炎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或肝肾功能异常。监测血钠、血钾、尿素氮等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内环境失衡,避免并发症加重。
化脓性脑膜炎病情进展快,需尽早明确诊断并干预。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防止脑疝等严重并发症。抗生素使用需足量足疗程,同时注意支持治疗和并发症管理。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避免延误诊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