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的鉴定依据包括足跟或足底中部晨起疼痛明显、行走后疼痛减轻但久站或久行加重、局部压痛点在足底筋膜跟骨附着处、足底筋膜紧张或增厚、影像检查排除其他病变。具体分析如下:
1.足跟或足底中部晨起疼痛明显:晨起下地第一步疼痛剧烈是典型表现,因夜间筋膜挛缩后突然牵拉导致。疼痛多位于足跟内侧或足弓,活动后稍缓解,但长时间休息后再次加重。
2.行走后疼痛减轻但久站或久行加重:初期行走时疼痛可能减轻,但持续负重或运动后疼痛复发。特点是动态活动时症状缓解,静态负荷或疲劳时症状加剧,与筋膜反复微损伤有关。
3.局部压痛点在足底筋膜跟骨附着处:按压足底近足跟处可诱发尖锐疼痛,痛点集中且固定。部分患者伴随足弓压痛,但以跟骨结节前内侧压痛最典型。
4.足底筋膜紧张或增厚:触诊可感知筋膜弹性下降或局部增厚,被动背伸脚趾或踝关节时疼痛加重。部分患者伴随跟腱紧张,足背屈活动受限。
5.影像检查排除其他病变:超声或磁共振可显示筋膜增厚、水肿或部分撕裂,但主要用于鉴别骨折、肌腱炎或神经卡压等疾病。X线可能发现跟骨骨刺,但骨刺并非直接病因。
出现症状时应减少长时间站立或跑跳,选择软硬适中的鞋具,避免赤足行走。急性期可冰敷缓解疼痛,慢性阶段需通过拉伸训练改善筋膜柔韧性。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