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热气的人是否适合艾灸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热气表现为实热证,如高热、口渴、便秘等急性症状,通常不建议艾灸;若为虚热或湿热证,则可在专业指导下辨证施灸。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调和气血,但实热证患者体内阳热亢盛,艾灸可能加重热象,出现口干舌燥、烦躁等症状。虚热证多因阴液不足导致虚火内生,此时艾灸需配合滋阴穴位如三阴交,以引火归元。湿热证患者则需选择清热化湿的穴位如阴陵泉,避免单纯温补。长期熬夜、压力大导致的上火多为虚实夹杂,需结合舌脉辨证,不可盲目施灸。
进行艾灸前需明确体质与证型,实热证或急性炎症期如咽喉肿痛、牙龈红肿应暂停艾灸。施灸过程中出现心慌、头晕等不适需立即停止。虚热或湿热证患者宜选择温和灸法,避免长时间熏灼,灸后适量饮用温水或滋阴茶饮如麦冬茶以平衡温燥之性。孕妇、糖尿病患者及皮肤敏感者需谨慎操作,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