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体温升高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环境通风、适当增减衣物、补充水分、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环境通风: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散热,降低环境温度。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避免直接吹风。通风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加重病情。空气流通能减少病原体浓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但需避免对流风直吹患儿,通风时可用屏风遮挡。
2.适当增减衣物:根据体温变化调整衣物厚度。体温上升期出现寒战时适当增加薄被,高热期减少衣物至单层棉质内衣。衣物选择吸汗透气的纯棉材质,及时更换汗湿衣物。避免包裹过严影响散热,也不能过度暴露导致受凉。观察四肢末梢循环,如出现苍白青紫需保暖。
3.补充水分:高热时体内水分蒸发加快,需少量多次补充温开水或淡盐水。每日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80-100mL计算,发热时额外增加20%。可给予稀释的果汁、米汤等,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发呕吐。观察尿量及颜色,保持尿液呈淡黄色为宜。
4.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可采用温水擦浴,水温32-34℃为宜。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每次10-15分钟。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避免刺激皮肤或吸入中毒。前胸、后颈、足底等部位不宜擦拭。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放置于腋下,单次不超过30分钟。
5.遵医嘱用药:严格按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常用剂型包括口服溶液和栓剂。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记录每次用药时间及剂量,避免重复给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出现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护理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2-4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观察有无惊厥、嗜睡等异常表现,出现异常及时就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量多餐。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温水漱口。恢复期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