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身体可能出现多种反应,这是经络气血调整的表现。常见反应包括局部温热感、皮肤潮红、轻微出汗,部分人会有疲倦感或短暂不适,这些通常属于正常现象,说明艾灸正在发挥作用。
艾灸通过热力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可能引发排病反应。例如,寒气重的人可能出现发冷或打喷嚏,湿气重者可能感到身体沉重或分泌物增多。部分人艾灸后出现短暂疲劳、嗜睡,这是身体自我修复的信号。皮肤出现红疹或轻微瘙痒,可能与体内毒素排出有关,通常短期内自行消退。艾灸后口渴、尿量增多,说明代谢加快,应注意补充水分。
进行艾灸时需注意环境保暖,避免受风受寒。饭后或空腹时不宜立即艾灸,建议间隔1小时以上。皮肤敏感者应控制艾灸时间,防止灼伤。艾灸后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或洗澡,以免寒湿入侵。孕妇、高热患者、皮肤破损处不宜艾灸。出现头晕、恶心等强烈不适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休息。长期艾灸需根据体质调整穴位和频率,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