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传统中医中被用于辅助调理身体。香椿的嫩芽、叶、皮等部位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等功效,常被用于缓解风湿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香椿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类为性凉味苦的食材,适合内热体质者食用。其嫩芽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矿物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民间常用香椿叶煎水外洗,缓解皮肤炎症或湿疹;香椿皮则可用于止血,研磨成粉后外敷伤口。现代研究也发现,香椿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菌等作用,但具体药理机制仍需进一步验证。香椿并非万能解药,不能替代正规药物治疗疾病。
食用或药用香椿时需谨慎。香椿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建议焯水后再食用,以减少健康风险。体质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加重不适。孕妇、过敏体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若用于外敷,需确保皮肤无破损或感染。香椿虽有一定保健作用,但严重疾病仍需依靠专业医疗手段,不可盲目依赖民间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