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而非消耗气血。正确使用艾灸能够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尤其适合气血不足或阳气虚弱的人群。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艾灸可激发人体自我调节功能,改善气血生成与循环,从而达到补养效果。
艾灸补气血的机制主要基于其温热效应与穴位作用。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渗透皮肤,直达深层组织,推动气血流动,化解淤滞。例如,灸足三里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灸关元穴能温补肾阳,改善先天之本。现代研究也表明,艾灸可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这与中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理论相契合。过度艾灸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燥热伤阴,反而耗损津液,需结合体质辩证施灸。
艾灸补气血需遵循科学方法。体质偏热、阴虚火旺者慎用,孕妇、皮肤破损处避免施灸。每次灸疗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以皮肤微红为度,避免灼伤。空腹、过饱或情绪激动时不宜施灸,结束后需保暖避风,适当饮用温水。若出现头晕、口干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师。合理搭配饮食与作息,才能最大化艾灸的补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