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病变主要累及支气管及其周围肺泡。大叶性肺炎多见于年长儿,病原体以肺炎链球菌为主,病变常累及整个肺叶。间质性肺炎则多见于病毒感染,病变以肺间质为主,肺泡受累较轻。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特点是炎症累及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导致气道黏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物增多。大叶性肺炎表现为肺叶实变,肺泡内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可分为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间质性肺炎的病理变化以肺间质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肺泡腔内渗出较少,易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也有所差异,支气管肺炎多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胸片可见斑片状阴影;大叶性肺炎常有高热、胸痛,胸片显示大片均匀致密影;间质性肺炎则以干咳、呼吸困难为主,胸片可见网格状或磨玻璃样改变。
诊断小儿肺炎时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炎治疗重点不同,细菌性肺炎需及时使用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则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症肺炎可能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肺炎的关键在于增强体质、接种疫苗和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