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炎确实可能引起听力下降。迷路炎是内耳迷路的炎症性疾病,常由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内耳迷路负责听觉和平衡功能,炎症波及耳蜗时,会直接影响声音信号的传导和感知,导致听力减退甚至突发性耳聋。
迷路炎导致听力下降的机制与内耳损伤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可能破坏耳蜗内的毛细胞、血管纹或听神经末梢,影响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细菌性迷路炎如化脓性感染还可能引发内耳积液或脓肿,进一步压迫听觉结构。病毒性迷路炎如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可直接损伤耳蜗神经,造成感音神经性聋。听力下降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重者可能出现全频段听力丧失,部分患者伴随耳鸣或眩晕。
迷路炎引起的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病毒药物可能减轻炎症损伤,细菌感染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听力检查如纯音测听、ABR可评估损伤程度,部分患者需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病因。恢复期需避免噪音刺激,防止听力进一步恶化。若遗留永久性听力损失,可考虑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日常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控制慢性病如糖尿病以减少迷路炎风险。突发听力下降或眩晕时,建议立即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