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冷藏温度通常控制在2-8℃较为适宜。这一温度范围能够有效延缓药材变质,同时避免冷冻导致的药效损失。不同药材对温度敏感度存在差异,但普遍以冷藏保存为主流方案。
中药材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温度过高会加速氧化与微生物繁殖。例如含挥发油的薄荷、藿香等药材,高温易造成有效成分挥发;而富含糖分与淀粉的熟地黄、黄芪等,温暖环境易吸潮霉变。冷藏环境能显著抑制酶活性与细菌生长,尤其对胶类、动物类药材如阿胶、鹿茸的保存至关重要。部分特殊药材如鲜石斛需更高湿度,可配合保鲜膜包裹后冷藏。
冷藏时需注意药材密封防潮,避免直接接触冰箱内壁以防结霜。人参、西洋参等贵重药材建议单独存放,防止串味。定期检查药材状态,若发现霉斑或异味应立即弃用。冷藏不宜超过半年,部分易挥发药材如细辛、肉桂建议缩短至3个月内使用。煎煮好的中药汤剂若需保存,应密封冷藏且不超过48小时,服用前需重新煮沸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