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很酸痛针灸常选部位包括肩井穴、大椎穴、肾俞穴、委中穴、阿是穴。具体分析如下:
1.肩井穴:位于肩部最高点,肌肉丰厚处。针灸此穴可疏通肩颈气血,缓解斜方肌痉挛,对肩背连带的酸痛效果显著。操作时需注意深度,避免刺伤肺尖。
2.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此穴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处,针刺能调和阳气,解除上背部僵直疼痛。寒证可配合艾灸增强温通效果。
3.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背酸痛与肾气不足相关时,刺激此穴可补益肾元,改善腰背无力。深层为肾脏,需严格掌握进针角度。
4.委中穴:腘窝横纹中点。属足太阳膀胱经,中医认为腰背委中求,针刺能疏导经气,减轻腰背牵涉痛。局部血管丰富,需避开静脉。
5.阿是穴:即压痛点,根据酸痛部位灵活选取。直接作用于局部痉挛的肌筋膜,松解粘连。需结合触诊确定最敏感点位。
针灸前需排除出血性疾病或皮肤感染。过度疲劳、空腹状态下不宜立即施针。操作后避免受凉,局部出现淤青可热敷处理。孕妇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