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包括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内分泌紊乱。具体分析如下:
1.黄疸:肝功能减退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黄疸程度与肝细胞损伤严重性相关,严重时可伴随皮肤瘙痒。
2.腹水: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导致液体在腹腔内积聚,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增多可引起呼吸困难、腹胀不适。部分患者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出现发热、腹痛。
3.凝血功能障碍: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表现为牙龈出血、鼻衄、皮下瘀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
4.肝性脑病:血氨升高及其他毒性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严重时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5.内分泌紊乱:雌激素灭活减少,男性患者出现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女性患者月经失调。部分患者出现蜘蛛痣、肝掌。
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高蛋白饮食诱发肝性脑病。限制钠盐摄入可减轻腹水,必要时需利尿治疗。凝血功能异常者应避免创伤,必要时补充维生素K。出现精神症状需及时就医。黄疸加重提示病情进展,需积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