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通常会在炎症消退后逐渐恢复,具体时间因病情轻重和治疗情况而异,多数患者在1-3周内可明显改善,少数严重或慢性病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炎症引发鼓膜充血、积液或穿孔,影响声音传导功能。急性中耳炎经及时抗感染治疗如抗生素后,积液吸收或鼓膜修复,听力多能较快恢复。慢性中耳炎或合并胆脂瘤等并发症时,可能需手术清除病灶或修复鼓膜,术后听力恢复较慢,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轻度听力损失。分泌性中耳炎以积液为主,若治疗不及时可能转为慢性,需通过鼓膜穿刺或置管引流促进恢复。
治疗期间需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或耳道进水,以防加重感染或引发穿孔。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不可自行停药。若听力恢复缓慢或持续耳鸣、眩晕,需复查排除内耳损伤或胆脂瘤。儿童患者需密切观察语言发育,反复发作可能影响学习,必要时进行听力评估。日常预防应注重呼吸道感染控制,避免过敏原,戒烟及远离二手烟,以降低中耳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