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恢复的,具体恢复程度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早期规范治疗通常能有效改善听力,但若拖延或引发内耳损伤,可能遗留永久性听力障碍。
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及时使用抗生素或抗炎药物可控制炎症,积液吸收后听力逐渐恢复正常。慢性中耳炎可能伴随鼓膜穿孔、听骨链损伤等结构性问题,需通过手术修复如鼓室成形术来恢复听力传导功能。部分患者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内耳感音神经性聋,此时需借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干预。儿童中耳炎尤其需重视,长期积液可能影响语言发育,需尽早行鼓膜置管引流。
治疗期间需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或耳道进水,防止感染加重。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不可自行停药。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及耳部恢复情况。若出现耳鸣、眩晕或听力骤降,需警惕并发症并及时就医。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中耳炎复发风险。听力未完全恢复者可进行听觉康复训练,必要时配置助听设备以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