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尿液确实可能引起尿路感染。尿液滞留会滋生细菌,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膀胱功能异常或排尿不完全的情况下,细菌更容易繁殖并引发炎症。
正常情况下,排尿时膀胱会完全排空,避免尿液残留。但当存在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或尿道狭窄等问题时,尿液无法彻底排出,残余尿液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细菌在尿液中快速繁殖,可能逆行感染膀胱甚至肾脏,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长期残余尿液还可能形成结石,进一步加重感染风险。女性由于尿道较短,更易因残余尿液引发上行感染。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残余尿液引发的感染风险更高,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肾盂肾炎。
预防残余尿液引起的尿路感染,需及时排查病因。前列腺增生患者应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需通过导尿或膀胱训练改善排尿功能。日常注意充分饮水,避免憋尿,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出现尿路感染症状时,应尽早就医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针对性使用抗生素。长期残余尿液患者需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肾功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女性,有助于降低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