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皮肤弹性、病史、血常规检查、血气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等方式判断自己是否脱水。
1.皮肤弹性。
脱水会导致体内的水分减少,影响皮肤的弹性,当皮肤弹性出现较差的情况时,可能是脱水。
2.病史。
如果本身有脱水的病史,当出现口渴以及排尿次数增多的情况时,说明体内的水分丢失过多,可能是疾病复发。
3.血常规检查。
通常是抽血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红细胞压积发生改变,说明身体患有脱水。
4.血气生化检查。
包括代谢性酸中毒以及代谢性碱中毒,若pH值降低、碳酸氢根离子过低以及氢离子过高,并且碳酸氢钠大于正常值,可能是脱水引起。
5.尿常规检查。
患有脱水后,需要做尿常规检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尿比重升高或者是降低。
脱水的患者需要多补充水分,若疾病出现了加重的情况,需要就医治疗,否则耽误治疗时间,影响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