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内膜增生不一定是癌,但存在一定癌变风险。内膜增生属于子宫内膜异常增殖,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单纯性、复杂性及非典型增生。其中非典型增生与癌变关系密切,而复杂性增生若无细胞异型性,则属于良性病变。临床数据显示,约3%的复杂性增生可能进展为子宫内膜癌,这一比例在合并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中会显著升高。
内膜增生的癌变风险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复杂性增生的特征在于腺体结构紊乱、密集排列,但细胞形态仍保持正常。若病理检查发现细胞核增大、染色质粗糙等异型性改变,则升级为非典型增生,此时癌变概率骤增至23%-48%。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是主要诱因,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或分泌雌激素的肿瘤患者。阴道异常出血是最典型症状,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增厚绝经后>4mm,育龄期>16mm,确诊需依赖宫腔镜下活检病理。
定期妇科检查对高风险人群至关重要。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绝经延迟女性应每年进行阴道超声筛查。出现月经紊乱、经期延长或绝经后出血时需及时就医。确诊复杂性增生后,孕激素治疗是首选方案,但需每3-6个月复查内膜活检评估疗效。保守治疗无效或病理升级者需考虑子宫切除术。避免自行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控制体重和血糖可显著降低癌变风险。40岁以上患者建议完成生育后积极治疗,绝经后女性出现非典型增生通常建议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