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脊柱结核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脊柱畸形、寒性脓肿形成、神经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疼痛:早期症状以病变节段隐痛为主,夜间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可缓解。疼痛多局限于脊柱后方,随病情进展可能向胸腹或下肢放射。椎体破坏后疼痛加剧,咳嗽或震动时明显。
2.活动受限:因疼痛及椎旁肌肉痉挛导致脊柱僵硬,患者常采取保护性姿势。颈椎结核表现为转头困难,胸腰椎结核则出现弯腰障碍。严重时椎体塌陷可致活动功能完全丧失。
3.脊柱畸形:椎体破坏后易发生后凸畸形,胸椎段因生理后凸更显著。儿童患者因骨骼未成熟,畸形进展更快。晚期可形成角状后凸,伴肋弓挤迫或躯干缩短。
4.寒性脓肿形成:脓液沿筋膜间隙流注,颈椎结核可形成咽后脓肿,胸腰椎结核多见腰大肌脓肿。脓肿表面无红肿热痛,破溃后形成窦道,可能继发感染。
5.神经功能障碍:椎体塌陷或脓肿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下肢麻木、无力甚至截瘫。胸椎结核更易引发脊髓压迫,需警惕大小便失禁等严重表现。
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需结合临床表现。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避免脊柱负重。营养支持与药物规范使用是关键,手术干预需评估适应症。定期复查有助于观察疗效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