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与心阳虚的症状区别主要体现在气虚与阳虚的不同病理特点上。心气虚以心悸、气短、乏力为主,心阳虚则在气虚基础上出现畏寒、肢冷等寒象。
心气虚多因劳倦过度或久病体虚导致心气不足,表现为心悸怔忡、活动后加重,伴有胸闷气短、精神疲倦、自汗、面色淡白等症状。由于心气推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可能出现舌淡苔白、脉弱等表现。心阳虚则由心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阳气亏虚不能温煦,除心气虚症状外,还可见明显畏寒肢冷、胸痛遇冷加剧、面色苍白或青紫,严重者出现四肢不温、唇舌青紫、脉沉迟或结代。阳虚不能制水时,可能兼见下肢浮肿、小便不利等水饮内停之象。
辨证时需注意心气虚与心阳虚的递进关系,心阳虚多由心气虚发展而成,治疗需兼顾温补阳气与益气养心。心气虚以补益心气为主,可选用养心汤等方剂;心阳虚则需温通心阳,常用桂枝甘草汤、参附汤等。日常调护需避免过劳及情绪波动,心阳虚者尤需防寒保暖,忌食生冷。若出现胸痛剧烈、冷汗淋漓等心阳暴脱征象,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