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紫癜性肾炎和急性紫癜性肾炎主要区别在于起病的急缓、病程的长短、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以及病理改变的进展性等方面。
急性紫癜性肾炎通常起病较急骤,患者在短时间内,比如数天至数周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甚至可能伴有少尿、无尿等急性肾损伤表现。其炎症反应较为活跃。而慢性紫癜性肾炎一般是由急性紫癜性肾炎未完全治愈,病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或者起病隐匿,逐渐进展。患者的病程较长,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可能存在持续的蛋白尿、血尿等,肾功能可能逐渐出现减退。在病理上,慢性紫癜性肾炎往往呈现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慢性病变特征,且病变持续进展。从治疗和预后角度看,急性紫癜性肾炎如果能及时恰当治疗,有可能完全恢复,预后相对较好;而慢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难度较大,病情容易反复,预后相对较差,可能逐渐进展至肾衰竭。但这也并非绝对,具体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紫癜性肾炎,都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个体化的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保护肾功能。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感染、避免劳累等,以减少病情复发和加重的风险。